Tuesday 28 August 2012

圣经之本质


      这是本人初次踏入部落格写作之旅。希望透过这个平台,不单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更能够在思想上与各位读者有所交流与分享。

      最近我正尝试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并整理出自己对信仰的神学架构,而不是毫无思辨的接受传统教会所教导的福音派神学。作为开始,我必须对圣经的本质弄清楚,因为对其性质的理解,将会影响我如何解读圣经。而以下是我在思考这议题的思辨过程。

在这过程中,我用了这本书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Theology” by Daniel L. Migliore 作为我的主要参考 (Daniel L. Migliore is the Arthur M. Adams Professor of Systematic Theology at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作者认为圣经是神启示的见证,而非启示本身。这也是我所认同的。

同时,我也参考了另外一本书,名为《主曾晓谕:无误圣经》(主编:林慈信)。基于客观对待不同论述并进行思辨的精神下,我必须要能够回应这书所写的东西。圣经是“特殊启示的记录”,抑或是“特殊启示的见证”,是我挣扎的地方。

《无误圣经》在第二章写道:“赐下特殊启示的神,为要保守与传扬救赎真理,建立他的子民,坚固安慰他的教会,免受撒旦、世界、老我的危害,遂将特殊启示藉先知使徒之手写成文字,成为旧约与新约圣经。整本圣经是特殊启示的记录,是作者们被圣灵感动默示,写下成文的“神的话”(Page 17)。

这本书对于圣经的默示,如此写道:“默示是指:神藉着圣灵,保守他的选仆将所领受的启示,正确无误地传讲或记载,以传达给他的子民,作永远的见证。圣灵感动先知与使徒将所得的启示,写成圣经,共66卷(旧约39卷,新约27卷)(Page 18)”。并进一步解释道:
1.       彻底的默示
圣经的默示,就“范围”而言,是“全面默示”(plenary inspiration):神感动作者写成圣经,保守他们所写的每一部分都是神的话;就“遣词用字”而言,是“字句默示”(verbal inspiration):神直接引导作者使用人类语言说出神的话,所以圣经的一点一划都不能废去。

2.       真实的默示
圣经的默示,就“内容”而言,是“绝对无谬无误的默示”(infallible and inerrant inspiration

而圣经的权威,“主要不在于任何属人的见证或教会传统,乃是完全在于神是《圣经》真正作者,而神就是真理本身(Page 19)”。

             《无误圣经》这本书的论述是我所不能够接受的。因为当我们把神的默示了解为字句默示的时候,圣经无误是这思路的唯一结果。而我当时的难处,是我没有很好的论述去反对其观点,尤其是作者对“默示”解读为“神藉着圣灵,保守他的选仆将所领受的启示,正确无误地传讲或记载”这论述上。

              在“默示”这议题上,彭国玮博士的《见证耶稣是基督》为我提供了反驳《无误圣经》对默示之观点的有力论述。彭博士认为,圣经的形成史,有其重要的神学意义。因此,“教义学当中探讨圣经论的恰当位置,不该在上帝论之下,而是教会论与圣灵论之下。因为,圣经的权威不是来自其作者,而是来自于信仰团体有意识参与的结果;而身为圣经接受者的信仰团体,之所以能接受不同的著作,也是由于圣灵的引导之故”(第51页)。他认为,这种“作者角度进路”对“默示”的理解,充其量只是上帝自我启示与传达的管道之一,绝不是圣经权威的终极理由(第52页)。
           
Daniel L. Migliore在其著作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Theology”中,对“启示”的意义如此写道:

The meaning of revelation in Christian theology is much more specific. It refers to the self-disclosure of God in the cre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Israel, and above all in the person of Jesus. Revelation is not the transmission of a body of knowledge but the personal disclosure of one subject to other subjects. God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and has freely made known the divine identity and purpose. In brief, the knowledge given in revelation is not simply knowledge that, or knowledge about, but knowledge of. (Page 20)

对作者而言,“启示”是神本身在历史时空里的直接活动,是从“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alogy”去理解的。因此,作者归化了以下几点:

  1. The light of God that shines in Jesus Christ is transmitted,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prism of the biblical witnesses.
  2. But, secondly, the original witness of Scripture to God’s revelation in Jesus Christ is itself mediated to us through the witness of the church. (Page 35)

           我非常赞同神的启示是神本身在历史时空下与人的直接沟通,而圣经是人对神的启示的见证,从上帝在以色列史的作为,直至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在这方面,Daniel 与彭国玮博士的论述是非常接近的,都强调圣经的见证性质(《见证耶稣是基督》第8页)。

   彭国玮博士在其著作《见证耶稣是基督——基督宗教+释经学 初探》中,从基督宗教源起,与旧约和新约的形成史,为圣经的性质归纳出一些结论:

  1. “圣经的默示”,重点应在于圣经是在圣灵的团体中形成所致
  2. 圣经的诠释核心,应为见证耶稣是基督
  3. 对于主后四世纪以后的基督信徒,圣经是耶稣基督与他十字架不可或缺的见证
  4. 圣经中所有的书卷都有其原始场景,原始目的

彭博士更进一步写道:“‘圣经是认识耶稣基督不可或缺的见证’,这样的陈述应该是根据历史,对新旧约性质最适切与准确的描述”(第55页)。

                然而,对于圣经权威的论述,二人却有不同的看法。Daniel 认为圣经的权威是建立在圣灵的大能下,透过圣经使读者与神及世界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上。Daniel对圣经的权威如此写道:

                Christians do not believe in the Bible; they believe in the living God attested by the Bible. Scripture is indispensable in bringing us into a new relationship with the living God through Christ by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and thus into new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and with the entire creation. To speak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rightly is to speak of its power by God’s spirit to help create and nourish this new life in relationship with God and with others. (Page 46)

但我怀疑,Daniel把圣经权威建立在“圣经藉着圣灵重修神—人—世界之关系的能力”上,而非圣经文本上,会否领进另一个死胡同?圣经之权威应该是客观存在于圣经文本 ,而臣服于此权威与否,是视乎读者是不是基督徒而言。

彭博士认为,圣经的权威,“是来自于信仰团体有意识参与的结果;而身为圣经接受者的信仰团体,之所以能接受不同的著作,也是由于圣灵的引导之故”(第51页)。因此,在讨论圣经权威的议题上,彭博士认为,“‘受感的子民’比起‘受感的作者’或‘受感的经文’更为重要,并且圣经权威的神学建构,应当包含信仰团体如何被‘默示’,以致在历史中形成圣经这一方面”(第52页)。

相比之下,我认为彭博士的观点:“在圣灵的引导下,信仰团体在历史中有意识参与圣经正典的形成”这基础所建立的圣经权威,是较为可接受的。

以上为本人对圣经本质的观点。

2 comments:

  1. 以上所提及的讨论重点都建基于对圣经权威的诠释,因此我个人觉得,以学术性及神学性去探讨圣经默示的问题,却对'圣经的权威'以'认为'作为衡量的标准,个人感觉上如此所作出的结论恐怕就不够'权威'了...似乎要以4两拨千斤。然而话说回头,我个人的看法所存在的问题是,我并不直正了解两者著作的重点、方向,版主引述的目的是在于对其本人信仰本质的反思,而所提及的'权威'的议题在著作中或许非探讨重点。只不过,我想回应版主的反思及引述-是否应先处理'何为权威'?其诠释是否又有不同领域、层面(意即,不同领域、层面就有不同的诠释;若是如此,就视乎在此议题上当採纳那个领域、层面的诠释)?又是否应以外界对权威的诠释来看待圣经的权威,还是宗教界,乃至基督教界本身,或甚至是圣经里神自己对圣经权威的诠释来看待圣经的权威?   版主前面的重点讨论涉及'启示'、'默示'及至'圣经权威'。我无法不赞同楼主引述彭博士所提及权威以及跟随者在当中整个正典之形成的参与之间的关系;以及版主的怀疑,即圣经的权威视乎人们如回应其客观性的文本。这提及圣经透过两种方式建立起其权威-但我只能视此为今天社会上一般对权威的认识。比方说,我老板对我而言有权威,不管是以身份职位,或是领导能力而言。但当我拒绝臣服于他而呈辞时,这权威荡然无存。身为人父当我教训孩子时,他反问'你为什么打我?'挑战权威,如果有一天他离开我独自生活去,不愿再顺服于我权威之下,虽然血缘仍在,权威不復!至于圣经的权威在于其追随者从正典形成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畅销之书及最多译本之书,甚至于其内容、教导是上等的教育材料,又是基督徒最基本却最全面的信仰生活指引-但,这只奠定这本书在这社会上、这世界上的权威;但我们常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圣经则言人们厌烦纯正的道,耳朵发沉,就连基督徒的圣经也生灰尘-请问,圣经还有什么权威可言? 难道说其正典形成之时建立了其权威,如今人们不愿臣服于它时即失其权威?这算是权威吗?我本人觉得也算,但不过是相对性的权威。   圣经的权威对我而言, 是当我还不知道正典形成如何难能可贵时, 它指出我的罪, 它告诉我天父爱我、基督为我舍命、圣灵赐我能力爱天父, 它安慰我在世上有苦难,但应许我得丰盛的生命, 它警惕我我进入天堂的门是窄的,但应许我这只羊总不失落, 它让我明白如今只是客旅,然后看到将来回家的路...   圣经的权威,对我看世界而言, 是神从无至有,命立就立,从起初指明末了, 是当人们小信、不信、背信,都偏行己路时, 它指出世代的罪,从旧约至新约,从复兴、改革至后现代、未来, 它预言末日来到、天地废去-圣经里神的话却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 它应许新天新地,圣徒得着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得享满足的喜乐、永远的福乐!   圣经的权威,在于它所论述的古、今、未来,而这论述之所以有权威性,完全在于其论述者!除非我们否定圣经里之论述的伟大性、绝对性、排它性、永恒性(即谓'真理'),否则,把这些超然性摆在眼前,与"圣经的权威是来自'信仰团体有意识的参与结果'"放在一起检视,后者显得何其微不足道?!真理的超然,硬要以客观性加入人自己的因素,就破坏了认识真理所必要的'信'-'信'是客观的吗?对真理的相信带来对永恒的盼望,这两者之间又靠'爱'来联络、贯穿。这种美妙的'三角关系'乃指向那位永生的真理,而对我们而言,正是圣经有着指向这位永生的真理之权威性,我们才对它笃信不疑!说不好听,正典如何形成'关我什么事'?事实上,学习有关正典之形成,很常是由于牵涉护教课题。今天很多知道圣经正典形成的人不见得特别尊重圣经;反之许多不了解这历史的人,包括好些我所见过的阿公阿婆,对圣经爱不释手。   再者,何必特地强调信徒参与正典的形成完全是圣灵在当中的引导,以突显其权威性?若是这样,岂不更让人觉得自打嘴吧吗?既要以神参与在人有意识的工作中来显明其正典的权威性,却又不容许神自己彰显自己于圣经中而显出绝对的权威性!这使我觉得这是正在以一种所谓'知识性'、'学术性'、'客观性'、'罗辑性'的方式掩盖其原有的'神权性'、'唯独神荣耀'的光茫。   此外,我不晓得引述中彭博士提及权威是来自信仰团体的有意识参与时,是指任何形式的参与或特指正典的形成而已?若是后者,那就更要'以时空去先验'这新知识了-在正典形成之时的古犹太社群里,未成正典的圣经是否有其权威性可言?若有,多大?其比例相较于今天的圣经?   提及'受感的子民比起受感的作者或受感的经文更为重要'我更是觉得本末倒置 -在后现代的诠释下或许是的,但对于圣经-神的话,我不觉得如此。我相信若按加尔文认识神/认识人的方法论,受感的子民之所以重要是为了让他认识受感的经文,进而进入到认识那感动人的主动者,即圣经的作者 - 而这主动者不应是'被感动的作者'- 或许我不明白这段引述?   最后,不论版主是否认同我个人的意见,这仍未就圣经的启示/默示给于任合反馈,因为这是另一轮大工夫,由其提到字句默示。本人声明才疏学浅,以上的反馈只为个人即兴的意见,无法如版主本身参考好几本著作,引经据典。但仍愿共'研'之。  

    ReplyDelete
    Replies
    1. 诚如本文所提及,本文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圣经的本质/定位之议题,亦即“圣经是特殊启示之记录”抑或“圣经是特殊启示之见证”,而“权威”是此议题之延伸课题。本人认为“权威”议题并不能作为思考圣经本质之进路,因为“权威”是建立在其定位之上。比方说,在您提及的“老板对于下属之权威”的例子中,其“老板”的定位必先得以建立,其作为“老板”的权威才有正当性。要是他不是老板,而是我的同事,其“权威”就只能是“同事的权威”(要是有这回事的话)。同样的,您提及的“父亲”的权威,其“父亲”之定位必要先得以建立,我们才能谈其身为父亲之权威。要是我们以“权威”作为思考进路,而却未先把圣经定位,其中的思考过程必要涉及许多假设。因此,探讨圣经的本质/定位成为了本文的思考进路。

      从您对“权威”之回应,我假设您的前提是“圣经是特殊启示之记录”,即神是圣经的直接作者。从这进路,您就必定要认同圣经是无误的。但是,圣经真的是无误吗?许多学者尝试藉由各种理据来证明圣经是无误的,但是就本人看来,他们所列举的“证据”是非常主观的。他们先认定“神就是圣经的作者”,才来就这一前提来维护圣经无误论。

      圣经真的有写道“神是圣经的作者”?唯一最接近的是这一句“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但它是否就在说明神就是圣经的作者?我对此有所保留。

      其实,客观而言,圣经无误与否是非常明显的。我在文章中省略了这一部分,在此列举以供说明:

      他登基时是[二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王下 8:26)
      亚哈谢登基的时候是[二十二岁](“二十二岁”原文作“四十二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代下22:2)

      扫罗的女儿[米甲],一直到他死的日子,都[没有生育]。(撒下6:23)
      。。。亚摩尼和米非波设,和扫罗的女儿米拉(“米拉”原文作“米甲”)为米何拉人巴西莱 的儿子亚得列所生的[五个儿子]。。。(撒下21:8)

      大卫从他那里掳获了[骑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撒下8:4)
      大卫掳获了他的[战车一千辆,马兵七千人],步兵二万名。。。(代上18:4)

      约押把数点人民的数目向王呈报:在以色列中能拔刀的勇士共有[八十万人];犹大共有[五十万人]。(撒下24:9)
      约押把数点人民的数目呈报大卫:全以色列能拿刀的人,共有[一百一十万人];犹大能拿刀的人,共有[四十七万人]。(代上21:5)

      [五月七日],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第十九年,巴比伦王的大臣,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到耶路撒冷。(王下25:8)
      [五月十日],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第十九年,侍立在巴比伦王面前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到耶路撒冷。(耶52:12)

      所有的活物,你要把[每样一对],就是一公一母,带进方舟。。。地上所有爬行的动物,各从其类,[每样一对]。。。(创6:19-20)
      洁净的牲畜,你要各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牲畜,你要各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各带[七公七母]。。。(创7:2-3)

      耶稣大声呼叫:“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23:46)
      耶稣尝了那酸酒,说:“成了!”就低下头,断了气。(约19:30)

      彼得坐在外面院子里,有一个婢女走过来对他说:“你也是和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却当众否认,说:“我不知道你说什么。”。。。彼得就发咒起誓说:“我不认识那一个人。”立刻[鸡就叫了]。(太26:69-74)
      彼得在下边院子的时候,大祭司的一个婢女来了,看见彼得烤火,就瞪着他说:“你也是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却否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就走出去,到了前院,[鸡就叫了]。。。彼得就发咒起誓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刻就[叫了第二遍]。(可14:66-72)

      约雅斤登基的时候是[十八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王下24:8)
      约雅斤登基的时候,是[八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三个月零十天。(代下36:9)

      以斯拉2:64及尼希米记7:66的全体会众共有42360人,但加起来的总人数有别。男女歌唱者200或245人?

      对我而言,圣经含有错误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圣经作为神特殊启示的见证”是我较能够接受的。其实,圣经无误与否也不会因此而威胁基督教信仰,抑或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根基。

      Delete